首页>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新闻中心>科技城高新区新闻

海之南丨探秘月亮岛:一颗种子的奇幻漂流

【字体: 打印打印
2025-08-01 11:32:37 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

要探寻一颗种子的未来,得先登上一座岛。

在海南三亚崖州湾,宁远河的尽头,海与河的温柔交汇处,泊着这座岛。它不与陆地相连,隔着四百五十米的海水,静静回望人间的渔港与炊烟。人们叫它月亮岛。

在这诗意的名字之下,跳动着一颗关乎国家生物安全与未来的科技心脏。这里,是国家赋予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核心起步区,是外来种子开启中国之旅的第一个、也是最严苛的登陆点。

每一颗种子,都是一个沉睡的故事,一段浓缩的文明。

月亮岛

这些跨越山海而来的“漂流者”,承载着希望,却也潜藏着风险。任何一颗种子、一株幼苗,都可能携带未知的病、虫、杂草,对本土农业和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比如,近年来,赫克力士长戟大兜虫、紫彩虹臭蚁等外来物种被非法引入,对本土生态造成难以预估的冲击。

月亮岛的使命,便是在聆听种子、唤醒它们之前,先为它们筑起一个生物安全堡垒,严防任何形式的生物入侵。

当一株来自异国的草莓苗,在经历了层层检疫审批,终于踏上这座小岛,它的奇幻漂流才真正开始。

它进入了一个由数据和光影统治的微观世界。空气是被计算过的,以负15帕的压力差,温柔地将它包裹,只许洁净的风进入,不许一粒尘埃逃离。阳光是被模拟的,人工调配着光谱,确保适宜。营养是被精准滴定的,水肥系统是它的专属营养师,在它生命的每个阶段,给予最恰当的呵护。

这里的一切,既是为了让它活下来,更是为了让它“开口说话”——将可能携带的、肉眼无法察觉的秘密,彻底暴露在“科技侦探”的凝视之下。

海关的实验员们,便是这群最敏锐的“侦探”。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他们能将一粒花粉放大二十万倍,审视它最细微的纹路,判断其归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三维世界里,他们能追踪一个病毒侵染细胞的路径,如同观看一场“高清”的生物电影。当形态无法辨认,全自动移液工作站便会介入,在半小时内,将繁复的基因提取工作精准完成,读取那段独一无二的“遗传密码”。

这也是一个关于信任与验证的故事。

当一个新品种通过了层层“体检”,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便会为它开启另一场更深层次的“大考”——DUS测试。这不仅是为它颁发一张独一无二的“生命护照”,更是对育种家们数十年心血的尊重。

“DUS测试,就是用最科学的方法,证明‘你就是你’,并且是独一无二的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高玲解释。测试的核心,在于验证品种的“三性”: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的特异性;群体内个体表现高度一致的一致性;以及多代繁殖后性状保持不变的稳定性。这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过程,需要将测试品种与亲缘关系最近的对照品种同田种植,在统一的管理下,对几十个形态和生理性状进行反复观察、记录和比对。

在月亮岛,原本需要三年五载、环环相扣的进境农业植物品种隔离检疫、DUS测试流程,正试点同步开展;原本壁垒森严的部门,正协同一致,为一颗种子的未来而努力。

夜色降临,月亮岛灯火通明。每一盏亮起的灯,都守护着一个物种的希望。

它们或许将在中国的土地上,改变餐桌的色彩,抵御未来的病害,甚至跟随人类的脚步,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这座岛,不像月亮那般清冷孤高。它更像一个温暖的港湾,以科技的理性与人文的关怀,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漂流者”,并许给它们一个生根发芽的未来。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